5月19日,扎兰屯市科协组织我市农牧业科技专家深入呼伦贝尔农牧科学研究所育种基地、成吉思汗繁荣中药材种植基地、高台子近郊村湖羊规模化养殖基地、高台子五一村蒙东食用菌生产基地,开展2022年“科技活动周暨全市第二十七届科普活动宣传周”系列活动。本次活动围绕“走进科技、你我同行”的主题,旨在进一步了解各基地生产技术现状,帮助解决生产中面临的技术难题;同时进行技术交流和指导。参加活动的有我市农牧业领域专家、乡镇政府相关部门领导、合作社代表、家庭农场代表、农业种植大户等50余人。
在呼伦贝尔市农牧科学研究所中和试验基地,展示了大豆科研成果。今年种植大豆试验田500亩,其中育种圃近300亩,主要有大豆世代材料10000个株行,鉴定品系600多份,品比品系60多个。该基地同时还承担国家大豆产业体系综合试验站的部分任务,自治区的大豆“看禾”平台,国际合作项目,国家及自治区的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等。呼伦贝尔市农牧研究所到目前为止已育成大豆品种51个,累计推广面积在4500万亩以上。育成的登科5号,2020年推广面积达到279万亩,单一品种在全国排名第3,新品种蒙豆1137,在2021年推广面积达到160多万亩,为内蒙古的大豆产业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基地工作人员针对培育、种植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与到场专家们探讨请教,并对后续的大豆种植进行了合理安排。
在成吉思汗繁荣村中药材规模种植基地,成吉思汗镇繁荣村党支部书记、成吉思汗镇天原中药材种植合作社理事长李纯江介绍了该基地利用当地优越自然地理条件,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鼓励和引导群众发展特色产业,打造万亩中草药种植基地,建设呼伦贝尔市岭东中药材大市场,现已种植中药材9800余亩,其中赤药3000多亩,苍术4800多亩,白鲜皮2000多亩,现已建成的药材加工厂区占地面积80000多平方米,其中:加工车间、火烘干房、阳光房、冷库、保鲜库共计15000平方米。合作社2022年辐射带动成吉思汗镇周边11个村3000多农户种植中草药2000多亩,带领村民共同致富。专家在现场普及了中药材种植技术、中药材专用农机使用技术等,现场解答中草药种植过程中的技术问题。
在高台子近郊村湖羊基地,养殖基地负责人介绍了湖羊养殖是在近郊村党支部一班人的引领和带动下,采取“党支部+合作社”的产业发展模式,促进村集体经济和合作社共同发展。优质湖羊的特点是耐粗饲、一胎多羔,肉质好,是适宜舍饲养殖的优良品种,目前存栏两千多只。基地负责人还就湖羊种质资源保护、基地的养殖规模及运营情况与畜牧专家进行了现场交流,到场的畜牧专家还就当前湖羊种群繁殖、饲养管理、疫病防治、养殖场建设规划等方面问题给予了专业指导。
在高台子五一村蒙东食用菌生产基地,成立于2014年,占地2580平方米,建有1000平方米的菌包加工厂。三套半自动生产线,6座食用菌栽培大棚,一个冷库,是扎兰屯市最大的液态菌菌包厂。基地日生产菌袋能力达到24000袋,年生产能力300万袋。基地安置150人多就业,人均增收3万多元。在基地现场,基地负责人和到场专家交流了食用菌生产技术等相关问题。
参观结束后,组织专家就扎兰屯市的科学技术普及工作进行了座谈,专家们就我市的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化、适用技术普及的方面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市科协党组书记、主席林丽做了总结性讲话:市科协以2022年科技活动周和全市第二十七届科普活动宣传周为契机,大力开展科技工作者助力乡村振兴、产业振兴等科技为民服务系列活动,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注入科技力量。充分发挥科协作为党和政府联系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桥梁纽带作用,努力打造线上线下紧密结合的科技工作者之家服务体系。广大科技工作者要当好科技知识的传播者、科学精神的弘扬者、科学方法的倡导者。要深入农村和企业开展科技服务活动,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立德、立学、立言、立行相统一,广泛推动在全社会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