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开命案现场的悬疑,破解罪恶背后的谜团,他让天衣无缝的伪装现场水落石出,他让蛛丝马迹的零落信息铁证如山,他用忠诚铸警魂,他用丹心为人民。他就是扎兰屯市公安局刑警大队大队长刘国忠。
1998年参加公安工作以来,他始终在刑侦一线摸爬滚打,历经风雨锤炼、生死考验,用他专研业务、精于实战、吃苦耐劳、不知疲倦的精神,忠实地履行着人民警察的神圣职责,在刑警这个最具挑战性的岗位上,逐步成长为一名优秀指挥员。先后荣立个人二等功一次、个人三等功七次;多次被评为优秀公务员、优秀所队领导干部,2012年被内蒙古公安厅授予“清网行动追逃能手”称号;连续三年被呼伦贝尔市公安局授予“全市十大破案标兵”称号;2015年度被呼伦贝尔市公安局评为“优秀刑警大队长”。他所带领的刑警大队连续12年实现了命案全破,2011年度全区盟市所属旗县(市区)刑侦工作绩效考核第一名,连续十年在全市绩效考核中名列前茅,2015年、2016年连续两年名列第一。2015年被公安厅评为全区基层执法示范单位,刑事科学技术室率先在全区旗县级开展DNA检验鉴定、首批获得资质认定计量认证证书,2014、2016年连续两次获得全国示范刑事科学技术室。2017年5月19日,其所在的扎兰屯市公安局被评为全国优秀公安局。
擒凶夺刃,智勇双全
坚守忠诚信念,胸怀为民之心,就会勇于担当、敢于亮剑。每当有案件发生时,刘国忠都冲在战斗的第一线,身先士卒,在责任面前不逃避,在危难面前不退缩。
从警以来,刘国忠共参与破获各类刑事案件8367起,抓获犯罪嫌疑人3698名,其中由他主侦破获的公安部督办案件9起、公安厅督办案件28起,指挥、主侦、参与侦破命案156起、盗抢骗类侵财案件6592起、铲除涉恶团伙69个、打击网络贩枪42人、解救朝鲜籍被拐卖妇女53名。
2016年10月21日晚,扎兰屯市公安局指挥中心接大河湾镇尖山子村五街村民宋某某报警称:“我母亲被我父亲宋某砍死在自己家中”。接警后,刘国忠带领侦技人员连夜赶到现场。晚秋的夜里,扎兰屯已是寒风簌簌,现场内外漆黑一片。借着手电光,刘国忠发现常年从事农业劳动的宋某异常强壮,并且一手拿镰刀一手持利斧,已经割伤了自己喉咙,浑身上下血迹斑斑,情绪极其激动,站在室内叫嚣:“你们谁也没有我狠,我已经割喉了,甭想抓我,进来一个灭一个”。当刘国忠试探性想要打开房门时,镰刀利斧接连砍来,砍在铁质房门上叮当作响,情况十分危急!为避免宋某进一步自残和伤及无辜,刘国忠一面安排其他同事在外围进行布控,一面对宋某讲政策,讲亲情,劝其伏法,配合治疗。在抓住宋某分神的瞬间,刘国忠不畏生死,一个健步冲向宋某。此时的宋某还在疯狂地挥舞着镰刀和利斧,刀光剑影中,镰刀尖距刘国忠头部仅有几公分,刘国忠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手击中了宋某握镰刀的手腕,镰刀当啷落地,一手擎住宋某刚扬起的利斧,将其放倒在地,在生死一线间,将宋某成功抓获。
刘国忠不仅敢于直面危险,更是临危不乱,勇中有谋。在抓获命案犯罪嫌疑人陈元子时,陈元子站在仅有6、7平方米小屋的炕上持刀拒捕,贸然行动势必会发生伤亡。刘国忠巧妙地将陈元子引到室外,打掉其手中尖刀,成功实施了抓捕。从警20年,刘国忠有多少次从歹徒手中英勇夺刀,没人统计过,但一个勇者无畏的“铁胆英雄”形象早已深深烙印在同事们的心中!
英勇善战,攻坚克难
打击犯罪,净化社会环境,保一方平安,是刑侦民警神圣的职责,刘国忠深知刑侦民警破不了案件,说什么都没用;破不了案件,群众肯定不满意。他以不破不休、攻坚克难的追求屡破大案,他以足智多谋、不惧不畏的精神高扬警威。
2013年6月26日,扎兰屯市发生多人涉嫌贩卖毒品、非法买卖枪支案件,由于此案重大,且涉及人员众多,引起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刘国忠同志带领侦查员在30多度高温下,忍受暴晒、蚊虫叮咬,有时一天顾不上喝上一口水,吃上一口饭,经过连续6天的蹲守侦查,掌握了嫌疑人大量的犯罪证据,摸清了所有在扎兰屯的嫌疑人的落脚点。7月3日掌握到该犯罪团伙已经完成毒品交易,打算开车离开扎兰屯市。情况紧急,刘国忠同志认为收网时机已经成熟,一声令下后,侦查员们以雷霆之势迅速出击实施抓捕。在抓捕1号嫌疑人赵某时,因其躲藏在一家旅店内,无法确认具体房间号。刘国忠果断采取引蛇出洞的策略,派2名侦查员在旅店门口装扮成醉酒闹事者,大声打闹。果不其然,赵某气愤地带领马仔张某挥舞斧头从店内走出。危急时刻,紧要关头,刘国忠不顾个人安危身先士卒,冲在最前面将嫌疑人手中的斧头打落,制服了犯罪嫌疑人。刘国忠以他特有的铁胆气魄感染着人们,影响着身边的侦查员。
为了扩大战果,刘国忠从百余张物流单、银行账单、涉案QQ号码里,梳理出数十条具有侦查价值的线索。并率领侦查员先后分赴山东、江苏、上海市、浙江、广东、内蒙古满洲里市、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河北省石家庄市、江西省赣州市、湖南省长沙市、广西省南宁市等地,共计12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20余个城市,行程五万余公里,历时208天成功破获了这起公安部、公安厅督办的特大网络贩枪、贩毒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22人,缴获14支气***,2支气***,******1258发,***1500发,枪支零件、气瓶等100余件,弩2把,制造***的模具2套、熔铅炉1个。缴获***150克、毒资7万余元、吸毒工具6套。案件的及时侦破,消除了社会治安隐患, 净化了社会环境,有力震慑了犯罪,凸显了刘国忠精湛的侦查指挥才能,彰显了公安机关打击犯罪、维护社会平安稳定的能力和水平。
锐意进取 开拓创新
面对当前不断发展变化的形势,只有不断总结创新、加强学习、规范管理,向创新要警力要战斗力,以学习促规范促管理,才能更快更多更准地打击犯罪,更好地服务人民。
命案侦破工作,每名刑警都能说出很多侦查思路和方法,但因其各案不同,千差万别,想要做到系统具体地细化成可操作性强的机制却很难。为创新刑侦工作发展,及时破获命案,刘国忠注重强化改革创新,把自己多年的实践经验进行总结,提炼并制定出符合本地特点的《扎兰屯市公安局现行命案侦破机制》。此机制设置了工作目标、指挥成员、具体分工、工作要求等四大项、二十一个具体小项,对突发命案指挥调度、警力部署、案情研判、伤员救治、协同布控及嫌疑人抓捕等工作进行了科学、系统的分解,通过实战检验与应用,收到了发案不乱、协调配合、各司其职、措施全面、迅速侦破的良好实效。刑警大队已取得了连续12年命案全破的佳绩。
多年刑侦工作的经验使刘国忠深知,默契的协作、资源的共享是打击跨区域犯罪制胜的法宝。他经过反复的调研、推敲与思考,提出了按照“资源共享、平台融通、手段集成、优势互补、整体联动”的工作思路,构建了黑、吉、辽、内蒙四省区多地警务协作机制。刘国忠利用时下应用最广的微信,以各地刑侦骨干为群内成员,建立“区域警务协作”微信群,由扎兰屯市公安局刑警大队为主导协调,形成多省市跨区域警务协作机制。该机制运行的目的在于加强彼此的联系,增进感情、促进协作,打开地区间的壁垒,共享警力、情报资源,使跨区域打击犯罪、调查取证更加高效顺畅。它的建立,节省了办案时限,降低了办案成本,各地刑侦部门更加注重和认同警务协作,本着全国刑侦一盘棋的观念,该机制自运行以来共相互协作2900余次,仅2017年上半年,刘国忠就为陕西省华阴县、辽宁省抚顺县各抓获一名在逃10余年的命案逃犯。
刘国忠常说:学好法律是用好法律的前提,更是执法公正的必然要求。他向大家分享各类法律知识讲座视频、音频、书籍,组织民警认真学习,自行出题,以考试的形式推进执法规范,提升队伍执法能力。积极号召民警参加国家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他本人也率先取得了国家法律职业资格证书A证。他还积极推动“一长四必”、物证数字化管理和实验室资质认定工作,开创了内蒙古县级公安局开展DNA检验鉴定的先河,刑事科学技术室连续获得“全国示范刑事科学技术室”。
刑警有情,刑侦无悔
生活中,刘国忠无暇照顾家中的妻儿老小,深感愧疚,但他却十几年如一日关心扶助受害者家属;工作中,他忠实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职责,无怨无悔。
2005年,扎兰屯六旬老人刘某唯一的女儿被害,其老伴承受不住这突如其来的打击,在悲痛中病逝,留下老人自己,孤独无靠的生活。此情此景,触动了刘国忠这个硬汉内心的柔情,此后一有时间他就到老人家里陪老人说说话、聊聊天,嘘寒问暖,帮助老人解决一些生活上的困难,逢年过节更是带上家人去探望老人,十二年来从未间断。如今,其他队员在刘国忠的带动下,在工作之余也主动承担起老人的家务。老人感动地说:“我失去了女儿,但我有了你们,你们是我的好孩子,好警察!”
身为刑警,他无悔;面对家庭,他有愧……熟悉刘国忠的人都知道他平常不打牌、不喝酒,没什么爱好。刘国忠说,他的心都在刑侦工作上。一句朴素的话,表达了他对工作的执着和热爱,对工作的一丝不苟。工作起来,他总是没日没夜,无暇照顾家庭。儿子出生时,刘国忠在外蹲守抓捕,四天三夜没回过家,妻子自己在家照顾儿子累的晕倒,竟磕掉了两颗门牙!孩子慢慢长大,却总是对这个“陌生”的爸爸不理不睬。如今儿子已满16岁,刘国忠却连一次家长会都没给孩子开过,更别提跟孩子一起出去游玩。父母都已80岁高龄,体弱多病,却不能陪伴在身边尽孝……每当说起这些事,刘国忠不免一阵心酸:我亏欠家里的太多了,但我并不后悔,因为人民群众更需要我。他就是这样一个人,怀着对党的无限忠诚、对事业的执着奉献,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青春。
砥砺奋进源于忠诚,爱岗敬业乃因本色。如今,刘国忠以“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作为从警的座右铭,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实际行动更好地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正所谓艰难险阻何所惧,一腔热情为人民,风霜雪雨写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