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呼伦贝尔市科学技术协会
今天是:2022年3月13日星期日农历王寅年二月十一
首页 >榜样就在身边

把百姓的生命健康放在心上——记阿荣旗复兴镇老石场村村医尚虎成

发布时间:
2022-06-14 11:03
来源:
作者:
市科协
阅读:
7427
分享:

内蒙古阿荣旗是东北抗联三进呼伦贝尔的主战场,是英雄王杰的故乡。在这个红色之城,广大干部群众秉承“爱学习、肯吃苦、敢争先”的阿荣精神,书写着一个又一个动人篇章,该旗复兴镇卫生院的尚虎成就是其中一员。


尚虎成工作照1_副本.jpg


前不久,复兴镇老石场村湖北返乡人员闫亚茹发来一封情真意切的感谢信,信中说:“自从武汉爆发疫情之后,我们这些湖北返乡人员也成了复兴镇领导与医护人员重点关注的对象。我是老石场村的村民,我们的驻村村医尚虎成从我回到老石场以来,每天都会三次来家里为我量体温,观察我的身体状况,向我们全家传授如何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除夕本应是与全家人在一起欢聚的时候,那天早上,尚虎成大夫与村党支部书记却来到了我家,了解我的乘车记录与个人情况,父母说尚虎成大夫家是音河乡的,妻子也是音河乡的驻村医生,夫妻两人一直战斗在疫情最前线,不能在一起过年了。尚虎成大夫为我们做的一切,就是舍小家顾大家。全村三个湖北回来的学生成了尚虎成大夫这个春节接触最多的人。人人都与湖北返乡人员保持距离,他却不顾个人安危,时刻关注我们的个人身体情况。如今我早已回到了我生活工作的武汉,可是回想起那段艰难时光,还是会对尚虎成医生念念不忘。仅仅一封信不能说出尚大夫为我们付出的一切,但希望通过这封信,表达我们对尚大夫的感激之情,真诚地道一声谢谢!”

尚虎成是复兴镇是13名村医中的一员。全镇共有大小12个行政村和一个社区,他担负着老石场村父老乡亲的生命安全。在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中,医护人员最先冲向防疫一线,“白衣天使”们以生命为代价,不讲任何条件。而在偏远的北疆乡村,还有这样一群平凡的人,他们有着共同的名字,叫“村医”。疫情面前,他们用责任担当和朴素的爱,筑起乡村疫情防控的钢铁长城,守护百姓的安危。复兴镇老石场村驻村村医尚虎成就是这个群体中的一名“逆行者”。

作为一名基层的医务工作者,尚虎成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不顾个人安危,把村民的安危放在第一位,他践行的不仅仅是医者仁心,更是大爱与担当。

正如这封信中所说的那样,这个春节尚虎成没能回到音河乡的家,没能见到在音河乡车辋沟村当村医的妻子,也没能见到他刚刚11岁的大女儿和比姐姐小4岁的小女儿。

老石场村地处全镇最偏远的村,全村共有659人在家过年,谁有个头疼脑热的,血压升高的,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尚虎成,这个35岁的村医一下子成了全村人的主心骨。疫情爆发以来,湖北返乡的3人和14名黑龙江返乡人员,成为了尚虎成每天特别关注的重点。每天三次体温监测毫不含糊,问询身体状况绝不大意,他清楚地意识到职责所在,若有疏忽,必将使全旗防疫取得的成果付诸东流。

深夜,与他感情特别深的小女儿醒来,身边却没有她想念多日的爸爸,视频中看着女儿撕心裂肺般地哭喊着问爸爸什么时候才能回家呀,尚虎成的眼角有泪光闪烁。是的,他无法回答女儿,他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家。在这场艰苦卓绝的抗击疫情阻击战中,他是没有铠甲的战士,除了义无反顾冲锋在前,别无选择。

尚虎成在完成日常的医学观察监测任务后,主动参与到村里卡口的卡口值班工作,他每天拿着温枪为过往人员测量体温,为过往车辆消毒,这是他每天重复多次的动作,他忙碌的身影一直在卡口坚守了20天。室外温度低,测温枪经常无法显示测温结果,为了保证检测结果,不顾寒冷的尚虎成把测温枪放在自己的怀里。他用奉献精神为村民筑起了一道安全屏障。

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尚虎成的身影。哈尔滨疫情爆发,重点疫情医院返乡人员14名重点隔离人员住进了隔离宾馆,给防疫工作带来了巨大压力,大家对返乡人员更是避之不及,可尚虎成又一次向卫生院领导请缨,要求参加隔离宾馆值班观测工作。半个月的孤独寂寞持续值守,尚虎成每天对返乡人员进行两次测量体温,同时,他还悉心地照顾好隔离人员的日常起居,及时为他们排忧解难,让他们能安心地配合隔离工作。他用爱心温暖着他人,深深地感动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无论是突发疫情,还是平常岁月,尚虎成始终把自己当成老石场村的一份子,他的心,与百姓的心紧紧相连。

崇高的医德、良好的医术、踏实的作风,尚虎成全心投入乡村医疗事业,赢得了百姓的信任和好评。他是最美“逆行者”,他更是勇挑重担、无私奉献,用行动践行使命的百姓的“守护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