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下午,海拉尔区科协举办2018年海拉尔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工作座谈会。座谈会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讲解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学影像节等赛事;二是各校分管领导、科技辅导员针对本校科普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交流沟通。来自海拉尔区30所中小学、幼儿园的分管领导和科技辅导员60余人在新海中学五楼会议室参加本次座谈。
座谈会上,首先由呼伦贝尔市科协青少部部长董淑华为大家播放呼伦贝尔市入围全国青少年科学影像节展映的优秀影像作品:《民居中的科学——撮罗子》、《神奇的蒙古包》,以此为切入点,为大家进行别开生面的讲解,探讨影片的优点和不足,启发各位老师的创作灵感,对选题与制作有更直观的认识。随后董部长介绍到,科技制作的选题不一定要阳春白雪,也可以下里巴人,要结合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各校可根据不同年龄段孩子的特性,结合我区的地域特色,民族风情,引领指导孩子们从身边的事物入手进行科技创新创作,形成各学校的科技工作特色。除了科技创新和科学影像,还可以写科技小论文,画科幻画、参加机器人大赛、科学调查体验活动等。以各种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切实推进我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工作的进程。
各校领导、科技辅导员针对各校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发言。海三中于校长讲到通过本次座谈得知获得全国科技创新大赛奖项可以获得自主招生降线50分的机会,这将是对985、211名校一块强有力的敲门砖,并表示学校要在未来工作中加大科技创新工作力度;海一职林老师发言中谈到该校对科技工作非常重视,每年都在开展各类技能比赛,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和走上社会的实践能力;新海中学庞校长讲到科技创新工作需要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它需要群策群力、集思广益;五中刘校长表示此次参会颇有感触,要在未来的工作中有意识给学生搭建科技交流平台、通过给老师压担子,让科技创新工作良性发展;胜利小学彭老师对本校的科技创新工作进行了总结,该校通过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在自治区机器人大赛小学组以480分和330分获得一等奖和二等奖;民族幼儿园的老师认为科技创新工作要从娃娃抓起,考虑到孩子们的年龄,主要以开展科幻画工作为主。此外,实验高中、七中、南开路中学、学府路中学、伊敏小学、新海小学、扎罗木得学校等十多位老师依次发言并表示通过此次座谈会对学校青少年科技创新工作有了全新的认识,对接下来的工作充满信心,跃跃欲试。
座谈会后,海科协于9月20日召开全体干部工作会议,针对此次座谈会探讨出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总结归纳提出的建议和问题,提出“三步走”解决方案。首先,优秀专业师资的匮乏是海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工作遇到瓶颈的关键所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海科协将与呼大及海区各中小学对接,拟建科技辅导员志愿者队伍,依托高校,实现科技人才的汇聚,术业专攻,形成海区科技创新工作智囊团,迈出科技创新工作发展良性发展的第一步;第二,由于地域偏远受限的原因,海科协将主动走出去,带领一部分学校的科技老师去先进大城市学习经验和做法,开阔眼界、拓宽思路;第三,要提高团队综合素质,寻求上级科协的帮助,邀请在科技创新工作颇有建树的圈内老师、专家开展培训。
青少年科技创新工作的开展,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是科技强国战略的重要基石。通过对青少年的培养,让科技创新的种子扎根于少年的心中,提升海拉尔学生的综合素质,向科技进军,在未来可以走的更高、更远,努力开创海区科技和科学普及的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