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呼伦贝尔市科学技术协会
今天是:2022年3月13日星期日农历王寅年二月十一
首页 >基层动态

红色革命永载史册 创新科技普惠民生——海拉尔区科普+红色文化“五进”活动启动仪式暨校园e站

发布时间:
2018-10-24 15:50
来源:
作者:
市科协
阅读:
3238
分享:

海拉尔区科协于10月19日在南开路中学举行了主题为“红色革命永载史册  创新科技普惠民生”——科普+红色文化“五进”活动启动仪式暨校园e站揭牌活动,参加启动仪式的有呼伦贝尔市科协副调研员靳丽华、海拉尔区人大副主任赵胜凯、海拉尔区政协副主席张承军、海拉尔区科协主席汪萍、海拉尔区南开路中学校长胡慧婷、海拉尔红色收藏协会常务会长白吉堂等,另有350多名师生和家长代表也参加了启动仪式。在活动现场由南开路中学的学生们带来了无人机航模表演和机器人表演,吸引了大家的眼球。


微信图片_20181024153301_副本.jpg


落户于南开路中学的校园科普e创建了:慧创坊1、慧创坊2两个科技教育的平台,配备专职科技辅导员1名,兼职科技教师10名。同时派出教师在本市和奔赴各地去培训学习,仅去年一年科技方面就派出教师12人次,分别去温州、辽宁、呼和等地学习培训最前沿的科技教育成果和教育理念,培训教师在培训中得到培训机构的好评,并考取了无人机操作驾驶资格证书、室内模型制作教练员证书等多种资格证书。在2018年山东日照举行的全国第十九届“我爱祖国海疆”青少年航海模型创意团体比赛中荣获团体一等奖(金奖),实现了在全国青少年模型比赛中呼伦贝尔市青少年团体金牌零的突破,2017、2018年连续两年荣获海区青少年中学组在航海、航空、车辆模型比赛和选拔赛中第一名的好成绩,学生个人在各级竞赛中荣获多个项目的一等奖。

    目前学校专门开设了科技教育的课程共有3D打印、航模拼装、VR体验、机器人编程与设计、电子百拼、飞行模拟遥控等六大类课程。这种普及教学,让学生们从最基础的科学实践做起,深得学生的喜爱,满足了学生对科技知识的渴求,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促进素质教育及学生科技素质活动的开展,学生亲自操作,动脑动手,发现其中的奥妙,掌握其中的科学原理。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切身体验和动手操作,给学生提供创新和创造的平台,真正做到了将“科普推进最后一公里”。


微信图片_20181024153255_副本.jpg


本次活动邀请同学们和家长参加是为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师生开展的科普服务活动。让家长亲身参与,亲身体验对学校对孩子科技教育有进一步的了解,对学校对孩子的付出有切身体会,让家长在未来的生活中更注重孩子的科技教育。


微信图片_20181024153306_副本.jpg


近两年、海拉尔区科协注重发挥校园科普e站在教学中的作用,指导学校利用信息化手段和科普中国以及全国不同地方的优质科教资源。除了大力推广校园科普e站的建设,海拉尔区科协也注重对科技辅导员老师们的培训,积极为科技辅导员老师创造学习机会,助力科技教育工作。

为全面开展“科普+红色文化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机关”等活动,在南开路中学聚理楼的二楼展出藏品。

本次活动的收藏品跨越了毛泽东建国时期、邓小平改革开放时期以及习近平新时代几个时期,展品由海拉尔区红色文化收藏协会提供。特邀请海拉尔红色收藏协会常务会长白吉堂为大家讲解藏品背后的故事以及建国至今祖国的科技成就。收藏品包括20世纪50年代的粮票、食用油票、布票、电影票、农业类、创新类、工业类等各类科技图书、记载了我国科技事件的旧报纸等。通过讲解员的讲解,使参观人员了解到这些展品解释他这些年来的点滴积累,还有一部分是从废品收购站中得来的,时至今日,都已成为孤本。

    通过观展以及讲解,历史鲜明地跃于眼前。让师生在传承红色精神的过程中凝结红色情感。让广大青少年了解革命历史,感受革命传统,将红色精神代代相传,让红色文化成果助力“中国梦”的实现。